0800-000-593
週一至週五,09:00~17:00 (國定假日、例假日休息)

【醫師專欄】腹瀉的中醫治療

2023-05-26


By Dr.簡正倫醫師

【醫師專欄】腹瀉的中醫治療 圖片來源 2021.09.13_freepik_license3806128

腹瀉

腹瀉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,一般是指大便次數每天超過三次以上,大便質地稀溏不成形,甚至水瀉,,可伴有或不伴有腹痛症狀。腹瀉的病因,以中醫的理論而言,可分為內因、外因、不內外因三類。內因屬於體質性的,常見如脾胃虚弱、脾腎陽虛等體質;外因多屬感染性的,臨床上可簡單區分成寒濕型、濕熱型;不內外因常見於情緒波動或過度緊張,類似於西醫所謂「大腸激躁症」。​

【醫師專欄】腹瀉的中醫治療 圖片來源 2021.09.13_freepik_license10314776

感染性腹瀉

感染性的腹瀉即西醫所謂的「腸炎」。一般而言,寒濕型多由於病毒成染或過食生冷所致,以水瀉為主;溼熱型多由於細菌感染或飲食不潔所致,大便黏膩臭穢。 這類腹瀉多半來得快,去得也快,治療時要禁食最少半天到一天,再配合內服中藥,一般2至3日即可痊癒,之後再輔以清淡飲食,白粥能夠養胃也可補充養分和水分,是很好的食療選擇。

體質性腹瀉

體質性的腹瀉吃中藥調理效果更顯著。一般而言,這類患者多有容易疲勞,面色微黃或蒼白,胃口不佳,大便稀軟,易頭暈目眩,說話中氣不足等脾虛症狀,可服用補氣健脾的中藥改善體質。如果長期腹瀉,或久病體虛引起腎陽不足,則容易出現所謂的「五更瀉」,即晨間出現腹瀉,伴有神疲、腰痠、耳鳴等腎虛症狀,就要再加溫補腎陽的藥物調理。

情緒性腹瀉

至於情緒因素造成的腹瀉,多由於情緒波動或過度緊張,造成自律神經失調,腸胃蠕動過快,除了脾胃藥外,需再輔以疏肝解鬱、放鬆心情的中藥,才能達到標 本兼治的效果。

【醫師專欄】腹瀉的中醫治療 圖片來源 2021.09.13_freepik_license13435800

中醫治療腹瀉

中醫對腹瀉的治療對策是治療兼調理,不只是單純的抑制腸胃蠕動(止瀉)而已,還兼有改善體質、調理腸胃功能的效果,也不會像西醫止瀉藥吃完有便秘或腹脹 的副作用,可提供患者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

實際治療效果因個人狀況不同建議和專業醫療團隊一同評估

悠美診所 線上立即詢問

 

《 免責聲明 》
◆ 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風險,本文僅供參考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實際狀況仍須由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。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衛教與醫療資訊推廣,我們有義務讓您充分了解到,這些資訊並不具有可以取代醫師、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之效益。
◆ 經本診所取得授權公開之肖像、圖文及影音等,經查證非經由本診所書面同意下,如有第三方將其任意轉載、修改使用,此侵權行所造成之所有損害,本診所不負任何賠償責任,並視情況將依法通知並提出告訴。
◆ 本網站力求網站內容之準確性及完整性,若內容有疏漏,本網站並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,網站內容將會隨時更新,而不作另行通知。

※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

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我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