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.11.20 15:20 TatlerTaiwan
2021節氣「小雪」降臨,飲食禁忌、容易產生病徵有哪些?進補吃什麼好?在小雪節氣特性就是氣溫下降,雨漸變為雪,近日氣象預告也表示下週一小雪起氣溫將再降,在節氣小雪這樣的特性下,悠美中醫呂桓毅醫師來跟Tatler分享飲食禁忌和注意事項。
小雪節氣飲食禁忌有哪些?天氣漸漸變冷想進補,可能得先了解一下小雪節氣是什麼。悠美中醫呂桓毅醫師表示,古書記載節氣小雪包括《群芳譜》中說:「小雪氣寒而將雪矣,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。」還有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「十月中,雨下而為寒氣所薄,故凝而為雪。小者未盛之辭。」都在描述在小雪節氣此時氣溫下降,使得原本的降雨漸凝成初雪,不過因為氣溫還不到極低,因此雪還不大,故稱作小雪。
而在這個氣溫下降的小雪時節,大多數人們都急著進補,但小雪飲食禁忌可能要注意,補太多可能會上火!悠美中醫呂桓毅醫師表示,小雪節氣時,人們穿得嚴實,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,加上身體活動較少,此時如果又大肆進補,比較容易生口瘡唇炎,甚至是引起口乾上火等。因此,小雪時節不建議過頻繁的吃薑母鴨、藥燉排骨、羊肉爐、麻辣鍋等,容易助長「內火」。此時飲食重在「防寒養腎」,天氣寒冷的話,建議可以適當吃些補血溫養的食物,像是黑米、黑芝麻、木耳、海帶、紫菜等黑色食物,以及雞肉、豬肉、桂圓、栗子等補腎食物。
至於節氣小雪如何養生?呂桓毅醫師表示,因為時間已經漸漸進入冬季,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「夫春生夏長,秋收冬藏,此天道之大經也。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。」點出冬季養生關鍵在於「藏」,要早臥晚起,一天可盡量晚間十點就寢,且睡滿7到8小時,來補充身體所需陽氣。另外,天氣漸冷,許多人便大幅度減少運動,多待在室內,建議大家要把握太陽出來時,多出來散步與運動,可預防冬季憂鬱與促進健康、增加循環。
作者/Nicole Hsieh ※本圖文由《Tatler Taiwan》授權刊載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
以上內容轉載自Taiwan Tatler官方網站
悠美診所 線上立即詢問
《 免責聲明 》
◆ 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風險,本文僅供參考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實際狀況仍須由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。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衛教與醫療資訊推廣,我們有義務讓您充分了解到,這些資訊並不具有可以取代醫師、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之效益。
◆ 經本診所取得授權公開之肖像、圖文及影音等,經查證非經由本診所書面同意下,如有第三方將其任意轉載、修改使用,此侵權行所造成之所有損害,本診所不負任何賠償責任,並視情況將依法通知並提出告訴。
◆ 本網站力求網站內容之準確性及完整性,若內容有疏漏,本網站並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,網站內容將會隨時更新,而不作另行通知。
※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