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00-000-593
週一至週五,09:00~17:00 (國定假日、例假日休息)

2022節氣大雪養生飲食禁忌,中醫:宜早睡晚起,溫補陽氣、辛香料燉湯暖身

2022-11-21

撰寫 Nicole Hsieh 2021年12月07日

2022節氣大雪養生飲食禁忌,中醫:宜早睡晚起,溫補陽氣、辛香料燉湯暖身 圖片來源:Pixabay

大雪節氣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,食補和小雪又有什麼不同?

Tatler邀請專業中醫師李和蓁醫師為我們解答。

022年節氣「大雪」日期在12/7到來,2022大雪該怎麼吃?大雪飲食禁忌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?節氣大雪意義是什麼?節氣大雪養生該怎麼吃?據說大雪之後是全年陰氣最重的時期,到冬至那天到達陰氣的巔峰,民俗專家小孟老師也曾在粉專表示,節氣大雪禁忌包括不要過度運動、不要在室內開過度強烈的暖氣、老人家要注意戶外保暖、避免棉被蓋頭容易影響睡眠品質、忌晚睡早起影響陽氣、避免到海邊與山上旅遊等。 而根據古籍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所言:「十一月節,大者盛也,至此而雪盛也。」。曆書記載:「斗指甲,斯時積陰為雪,至此栗烈而大,過於小雪,故名大雪也。」時序由小雪進入到了大雪,台灣平地雖不至於有大雪紛飛的景況,但氣溫會明顯下降。至於大雪節氣養生和飲食進補、飲食禁忌等得開始格外注意,專業中醫師的看法又是如何呢?

2022節氣大雪養生飲食禁忌,中醫:宜早睡晚起,溫補陽氣、辛香料燉湯暖身 圖片來源:Pixabay
2022節氣大雪養生飲食禁忌,中醫:宜早睡晚起,溫補陽氣、辛香料燉湯暖身
大雪表示仲冬時節正式開始,特點就是氣溫顯著下降、降雪增多,悠美診所中醫師李和蓁醫師表示,以中醫角度來說,台灣氣溫驟降,感冒、氣管炎、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,心臟病、高血壓、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骨關節疾患,都是這個時節的好發疾病。

進補宜溫潤補陽氣 以上 Pixabay 李和蓁中醫師表示,來到大雪這個節氣,可以適量滋養,但仍不可太過或亂補,用性味溫潤的補品為好,以助陽氣生發,建議選擇生薑、洋蔥、山藥、桂圓等性溫的食物,虛寒體質可以熱補湯藥調身。不過須格外注意的是,如果平時就是陰虛、濕熱、痰濕體質,稍微進補就生「內火」的人就不太適合再進補。判斷方法像是進補後容易口舌乾燥、潰瘍、面部生痘等,就不建議再多進補。大雪和小雪最大的不同在於,大雪後溫度更低,因此讓身體溫熱的辛香料與燉湯更適合在此時進補。此外,進入冬季後應遠離冰涼食品和寒性食材等。

節氣大雪避寒保暖

2022節氣大雪養生飲食禁忌,中醫:宜早睡晚起,溫補陽氣、辛香料燉湯暖身 圖片來源:Pixabay
根據《四氣調神大論》:「冬三月,此謂閉藏,水冰地坼,無擾乎陽,早臥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溫,無泄皮膚使氣亟奪,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。逆之則傷腎,春為痿厥,奉生者少。」因此養生重點在於「避寒保暖」。漸漸進入日短夜長的冬季,民俗專家認為「晚睡早起恐影響陽氣」,而中醫同樣也建議要早睡晚起,養精蓄銳、補足精力,減少熬夜、增加早上睡眠時間。若天冷出門穿著防風外套、帽子、圍巾,更可採洋蔥式穿法,在外防禦冷風低溫,進室內也能調解體溫。心血管疾患與年長者,尤其要注意血壓狀況,建議每天固定規律量血壓,特別注意頭頸部與手腳的保暖。

冬季首重養腎

2022節氣大雪養生飲食禁忌,中醫:宜早睡晚起,溫補陽氣、辛香料燉湯暖身 圖片來源:Pixabay
冬季首重養腎,「腎主封藏,主藏精。」運動宜慢而緩,建議以伸展型的運動為主,較不建議進行太激烈的運動,對心血管有問題的人容易增高風險。此外,大雪濕度下降,加上冬天排汗減少,但身體仍需要足夠的水才能維持正常新陳代謝,所以還是要多喝水,每天至少2,000至3,000cc。如果有使用暖器設備的家庭,除了多飲水也要注意皮膚的保濕,而過熱的洗澡水及過度清潔也會使皮膚的皮脂、正常的角質層被破壞,加重乾癢症狀。剛洗完的皮膚,角質的含水量最高,應盡快用乳液密封起來,才能將水分鎖住。

以上內容轉載自Taiwan Tatler官方網站


實際治療效果因個人狀況不同建議和專業醫療團隊一同評估

悠美診所 線上立即詢問

 

《 免責聲明 》
◆ 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風險,本文僅供參考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實際狀況仍須由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。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衛教與醫療資訊推廣,我們有義務讓您充分了解到,這些資訊並不具有可以取代醫師、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之效益。
◆ 經本診所取得授權公開之肖像、圖文及影音等,經查證非經由本診所書面同意下,如有第三方將其任意轉載、修改使用,此侵權行所造成之所有損害,本診所不負任何賠償責任,並視情況將依法通知並提出告訴。
◆ 本網站力求網站內容之準確性及完整性,若內容有疏漏,本網站並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,網站內容將會隨時更新,而不作另行通知。

※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

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我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