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00-00-00
當乾眼症不只是「眼睛乾」,而是一場慢性炎症風暴
有時候,眼睛不只是乾,而是一種深層的不舒服。灼熱感、異物感、視線模糊、甚至連光都嫌刺眼。重度乾眼症,不只打亂日常,還狠狠地影響生活品質。雖然市面上有許多眼藥水、類固醇、甚至免疫調節劑,但對一些患者來說,效果就像沙漠裡灑水,還沒落地就蒸發了。這時候,醫學的視線轉向了一種更根源性的療法——間質幹細胞來源的外泌體(MSC-exosomes)。
幹細胞大家都聽過,但外泌體這名字,初聽像某種科技小配件。其實,它們是幹細胞釋放出來的「微型信差」——直徑只有30至150奈米的小囊泡,裡面載滿了蛋白質、RNA、微RNA等訊息分子。這些小小泡泡,正是幹細胞在身體內釋放修復訊號、平衡免疫、降低發炎的關鍵角色。
比起直接使用幹細胞,外泌體療法更安全、更穩定,也沒有細胞本身帶來的排斥與腫瘤風險。有點像吃飯不一定要請主廚來家裡煮,只要他寄來秘製料理包,效果一樣迷人。
研究發現,當將外泌體以點眼或結膜下注方式應用於乾眼症模型時,可產生以下作用:
• 下調發炎細胞激素,撲滅眼表慢性發炎火苗
• 促進角膜上皮修復,修補受損組織
• 穩定淚膜結構,改善淚液蒸發過快問題
• 提升結膜杯狀細胞的密度與功能
• 調節免疫反應,降低T細胞異常活化
換句話說,這不只是治標,而是治本,從根本修復眼表生態。
外泌體療法有幾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優勢:
• 非細胞性治療,減少免疫排斥與潛在風險
• 可做成點眼劑型,讓療程更溫和、更方便
• 高度相容性與穩定性,冷藏保存簡單,運送不費力
• 免疫調節而非抑制,比起長期使用類固醇,更能避免眼壓升高或白內障的副作用
對於那些「什麼都試了但還是不舒服」的患者來說,這是一道溫柔卻堅定的曙光。
目前外泌體治療仍處於臨床研究的初期階段,但數個前瞻性研究都顯示:外泌體不僅改善淚液分泌與淚膜穩定性,還能顯著減緩乾眼不適感,且無重大副作用。 未來值得關注的方向包括:
• 療程劑量與頻率的最佳化
• 大規模臨床試驗進行中
• 外泌體純化與標準化技術的提升
• 不同來源幹細胞的外泌體效力比較
醫學界與生技產業對這項新興技術都高度關注,也預告著外泌體療法即將進入實用階段。
美國FDA目前將外泌體列為生物製劑,需要經過嚴格臨床與GMP製程規範,才能進入市場。不過,隨著科學證據累積與技術成熟,未來外泌體可能會成為乾眼症治療選項中的新寵,甚至有機會成為標準療程之一。
當眼睛乾得讓生活也卡住,外泌體或許能幫你重新眨出清晰
乾眼症,表面看是眼睛的問題,其實反映的是眼表微環境的失衡。若傳統治療止於舒緩,外泌體療法則試圖重建。而這正是它的價值所在。幹細胞的智慧訊息,透過外泌體這個小小信使,為眼睛帶來希望的修復力量。
對醫師而言,這是一場從「控制症狀」邁向「根源調理」的旅程;對患者而言,這是從日復一日的乾澀中,看見療癒可能的轉捩點。
相關文獻資料引用來源:
1.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1748739/
2.https://en.ambiotech.asia/can-exosomes-also-treat-dry-eye-syndrome/
3.https://www.mdpi.com/1999-4923/15/4/1167
4.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9679336/
5.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10142951/
《 免責聲明 》
◆ 任何手術或療程皆有其風險,本文僅供參考,並非每個人都適合,實際狀況仍須由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。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衛教與醫療資訊推廣,我們有義務讓您充分了解到,這些資訊並不具有可以取代醫師、護理師或其他專業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或治療建議之效益。
◆ 經本診所取得授權公開之肖像、圖文及影音等,經查證非經由本診所書面同意下,如有第三方將其任意轉載、修改使用,此侵權行所造成之所有損害,本診所不負任何賠償責任,並視情況將依法通知並提出告訴。
◆ 本網站力求網站內容之準確性及完整性,若內容有疏漏,本網站並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,網站內容將會隨時更新,而不作另行通知。
※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。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,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(域)直接點閱者,不在此限。